节能量交易作为生态治理市场化的可选手段

2015-1-19 22:26

       节能量交易因交易机制复杂以及与碳交易市场手段有较大的相似性和重叠性,目前尚未真正推出,只在小范围地区有尝试。2013年北京环境交易所联合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共同启动了国内首批节能量交易,交易总额216.6吨标煤,涉及的节能量全部为节电项目,交易价格达到500-800元/吨标准煤。2013年全国首个节能量交易规章《山东省节能量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该办法明确了节能量和节能量交易内容、交易原则、主体、方式和地点等内容。节能量交易早在“十一五”期间就被提出,《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快制定节能量交易工作实施方案,依托现有交易平台启动项目节能量交易,但目前尚未有明确时间表。全世界做类似于节能量交易的国家很少,只有英国、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等有尝试,集中在供电、供气等能源供应商。节能量交易如果和碳交易同时推行,可能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但也不排除两者的互补性。北京等碳市场试点目前已经直接将节能量纳入碳交易的范畴。

       中国的四大生态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有其共通性,基本遵循从立法确权、总量目标、配额分配、产权交易到市场监管等基本流程,政府主管部门的边界在依法确立生态产权和总量目标、实行公平有效的配额初次分配及市场秩序监管,参与交易的市场主体一般包括受控企业、交易机构、第三方核查机构、金融投资机构及散户四类。应该说生态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的首要目的是生态治理和保护,其次才具有资本市场属性,具备资源配置、价值流通、有效降低治理成本的市场功能。预计到2030年,四大市场的总规模将超过万亿,新增就业约6000万人,届时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现代制度将基本形成,生态文明通过市场化和大众化进程将真正做到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完)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