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节能外源融资的发展趋势

2014-7-31 16:04 来源: 中国节能量交易网

       节能的基本融资渠道有2类: 一是内源融资,是指能源用户从其内部融通资金,用作节能项目实施的全部或部分资金投入:二是外源融资,是指为实施节能项目而 投入的部分或全部资金来源于能源用户以外的各个方面。节能外源融资可分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能源用户作为资金需求者向资金供给者直接融通 资金的方式,如债券融资等;间接融资,则是能源用户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向资金供给者融通资金的方式,如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 别,不仅在于有无中介机构,关键是要看中介机构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在直接融资中,通常也有金融机构的介入,但中介机构的作用仅仅是沟通和收取佣金,它本 身不是一个资金供给主体,不发行金融凭证。而在间接融资中,中介机构本身就是一个资金供给主体或需求主体,需要发行金融凭证,并将资金从最终供给者手中引 到最终需求者手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这种划分是理论上的,在现实中要复杂得多。随着全球金融创新的发展,这两者的区别越来越模糊,出现了直接融资间接 化、间接融资直接化的趋势。

       各类能源用户是节能项目的融资主体,内源融资是节能项目的基本融资渠道。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国内企业经济效益趋于提高,内部积累能力增加;城乡居 民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总的来看,各类能源用户的内源融资能力逐步增强。另一方面,最近十多年里,外源融资在节能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并已成为节能项目 的重大融资渠道。总的来看,在节能项目的资金结构中,外源资金的比重呈增加趋势。究其原因在于:一是国内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资信增 强,其外源融资能力逐步提高。二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初步建立,国内融资服务政策、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政策逐步改善,加上近年来节能经济激励 和支持政策趋于加强,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明显改善,可用的外源融资渠道大为拓宽。三是“合同能源管理”这一基于市场的节能项目融资机制在我国的引入、示 范、推广,基于这一融资机制开展节能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在我国不断发展,以及该机制在节能项目中的逐步推广应用。(完)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